中医有“药食同源”之说。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就发现了有些食物,既可作为食物果腹,也可作为药物治病。后来经过进一步的实践,一些营养价值不大、治疗作用明显的种类被分了出来,成为治病的中药。“神农尝百草”的典故,说的就是神农发现五谷和中药的故事,后被人尊称为“炎帝”和“药王”。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健康长寿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药补不如食补”,饮食养生便排在了首要位置。那么怎么样吃得好、吃出健康?食养、食疗、药膳,该如何选择?对此,本报记者邀请对药膳颇有研究的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王晓鸣进行解答。
辨体施膳,谓之食养
什么叫作“食养”?王晓鸣解释,就是做到因人而异,辨体施膳,应时应季,合理搭配,品种多样化,吃出健康来。
王晓鸣介绍,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十分重视食物对人体的影响,他们认识到,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体处于“阴阳平和”的健康状态。周朝时期,就设立了食医官职,掌管四时饮食的合理性。《黄帝内经》中出现了“食养”一词,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些都是食养思想的最初萌芽。
《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是饮食养生的重要内容。这里的“五”,指的是多种食物,合理搭配谷蔬果肉,无令有偏,以使其气味调和,有利于补益人体精气,从而有助于健康。
《黄帝内经》指出食物也有“四气五味”。四气即寒、热、温、凉,又称四性;五味是酸、苦、甘、辛、咸。《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了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这表明食物与药物一样,也分为阴阳两大类,且性味不同,治疗作用也不同。同时,五味对五脏各有所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阐述了不同性味的食物对脏腑的亲和性。《黄帝内经》十分重视“谨和五味”,认为把酸、苦、甘、辛、咸五味调和得当,就可以“长有天命”。
王晓鸣表示,几千年过去了,《黄帝内经》中丰富的食养思想仍然影响着现代人。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了《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明确饮食养生的定义,即根据个人体质类型,通过改变饮食方式,选择合适的食物,从而获得健康的养生方法。
王晓鸣指出,人有九种体质(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根据不同体质选择合适性味的食物,做到“辨体施膳”,这就是人们所期望的食养。比如,阳虚体质者平时可以吃一些牛肉、羊肉、生姜等温热性味的食物,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阴虚体质则反之,可多吃一些鸭肉、甲鱼、梨、银耳、百合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温燥、辛辣的食物。
中医还十分注重时令养生,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采用相应的养生方法。春季要重视肝脏的调养,适当食用辛甘发散的食物,如韭菜、香菜、洋葱、大蒜、茴香、香椿等。夏季重在养心,苦瓜、莲子等有清心火的作用,乌梅可生津止渴,绿豆可消暑。秋季注重养肺,多食微酸、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山药、银耳、甘蔗、梨、藕、蜂蜜等,少吃辛辣香燥之品。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体质虚弱者可以选用合适的补品或冬令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