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已进入末伏
俗称“秋老虎”
由夏入秋,由热渐冷
对人体阳气收敛形成良好条件
那么如何正确养生呢?
《黄帝内经·灵枢》中曾讲到:“智者之养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天人相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有重要的养生保健意义。
/ 保证睡眠
睡眠是重要的养生方法。处暑节气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的阴阳盛衰也随之转换,早睡早起非常重要。古人在睡眠养生法中强调了子午觉(每天于子时、午时入睡)的重要性,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复。
在此要特别提醒老年朋友们,老年人气血阴阳亏虚,常有昼不精、夜不寐的少寐现象,可以“遇有睡意则就枕”,同时,有统计表明,睡子午觉亦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 滋阴润燥
处暑后,天气往往较为干燥,少雨,使得皮肤水分蒸发加快,皮肤角质层水分缺少。因此,建议吃一些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
01.蔬菜
①山药
山药具有强壮养颜、补虚抗衰、补气养血、滋阴补阳、扶正祛邪等功效,也是防治儿童腹泻的喊好帮手,多汗、反复感冒的气虚患者在秋季应该适度增加山药的摄入量。
②百合
百合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对于虚烦惊悸、精神恍惚等症状也有一定的调养功效。
02.水果
①香梨—润肺止咳
香梨味甘微酸、性凉,入肺,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用于“秋老虎”所致的干咳、口渴等症,也可用于内热所致的烦渴、咳喘、痰黄等症。
②葡萄—滋阴补气血
葡萄性平味甘,能滋肝肾、生津液、强筋骨,有补益气血、能利小便的作用,贫血、高血压、水肿、神经衰弱、疲劳的人应适当多吃。
03.百合莲子饮
配料 :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50克(可由自己的口味加减)。
做法:百合浸水一夜后 ,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将百合、莲子置入清水锅(沙锅最好)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 ,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安神养心。
/合理“秋冻”
初秋切勿过度御寒,否则身体抗病能力会下降,反而容易生病。“秋冻”不仅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上,还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添衣与否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决定,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
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自身调节能力差,应注意气温的变化而适时添加衣服,不能一味强求“秋冻”,因为寒冷的刺激会使血管和支气管痉挛收缩,引起哮喘、中风、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事件的发生。
/ 适度运动
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锻炼”。运动锻炼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身体健康,而且在逐渐降低的温度环境下依然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能力,提高人体对低温的适应力。
处暑时节,早晚时间适合运动,因为中午天气仍然比较炎热,所以最好避开这个时间段。但运动量一定要适度,不宜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同时还要注意增减衣服和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