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8日讯(记者 刘潇潇 韩肖)阿斯巴甜到底致不致癌?7月14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联合发布了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iarc 2b组)。同时,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重申,阿斯巴甜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有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按照目前的法规要求,阿斯巴甜在合理范围内可以被应用于食品加工。她建议,消费者无须过度恐慌,但同时不要过分依赖甜味剂饮料。
阿斯巴甜明确风险 更需合理使用
按照iarc的致癌物分类,1类属于对人类有确认的致癌性。2a类、2b类分别属于对人类很可能有致癌性、有可能对人类致癌。3类则属于尚不能确定其是否对人体致癌。其中,消费者常见的酒精饮料、含烟草的槟榔嚼块、中式咸鱼等均属于1类分组,红肉和加工红肉属于2a类分组,咖啡、泡菜等属于2b类分组。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发现,根据《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可以在不同的食品中使用,以常见的无糖饮料为例,其在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6g/kg。按照jecfa的结论,假设没有其他方面的食物摄入,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软饮料,一位体重70公斤的成人每天要饮用9-14罐以上才会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站发文强调,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公布“维持阿斯巴甜原风险评估结论,按照目前剂量和范围使用,不会对消费者产生健康危害”。
文章还指出,阿斯巴甜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及中国、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批准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国家癌症中心结合jecfa最新评估结果和我国居民消费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估,阿斯巴甜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使用可以保障安全。
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消费者而言,iarc(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最终分类,明确了阿斯巴甜对食用人群健康的实际影响程度,便于消费者自我选择。对于使用阿斯巴甜的食品企业来讲,在明确了风险等级之后,同样有助于企业根据自身生产需求继续合理、合规使用阿斯巴甜。
天然甜味剂受捧 食品消费或迎新需求
近年来,各类以甜味剂代替蔗糖的食品不断增多,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想吃怕胖”的消费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关人工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孰优孰劣的争论始终存在。数据显示,2010 年至2020 年天然甜味剂的添加占比由 8.16%提升至 29.41%。有分析认为,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人工甜味剂的安全性,但有部分消费者仍认为天然甜味剂更加“绿色、天然、安全”,而此次有关“阿斯巴甜致癌”的讨论,或将进一步助推此类需求的提升。
资料显示,天然甜味剂一般从植物中提取,常用于食品工业的天然甜味剂包括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以及糖醇类物质,如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等。
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已经有食品企业开始进行这方面的转变和尝试。元气森林此前发布公告称,全线产品均不含阿斯巴甜。奈雪的茶也表示,从去年底开始,自家全部产品都已经开始使用天然代糖“罗汉果糖”。在全社会关注减糖、降糖的氛围下,甜味剂产业未来仍有巨大的成长想象空间,尤其在食品饮料领域,消费者对于甜味剂尤其是天然甜味剂的需求有望加速。
另外,从近期有关阿斯巴甜的报道中可以注意到,以可乐产品中的阿斯巴甜为例,一些国家对其已经禁用,但在国内市场则使用依旧。有媒体引用业内人士观点指出,这些“国产可乐”即便符合中国现行的标准,但其生产商作为行业巨头更应该主动担负起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主动提供更优质、更健康的产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如今公众的食品消费行为更加理性,特别是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重视,其行为表现之一是对食品的原料选择和配料表展示的信息愈发关注,对于添加物质的类别、用途、来源等信息尤其在意,可以看到一些消费者也开始青睐于购买配料表更短、非必要添加物质更少的产品。对于食品企业而言,应该在保障产品安全的前提下,需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通过不断创新生产技术,选择更天然的原料和添加物质,努力让配料表变得更短,适应和满足不断提升的健康消费需求。
(责任编辑:刘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