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京举办-ks8凯发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 > ks8凯发官方网站-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中心 > ai互联网 > 2024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京举办

2024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京举办-ks8凯发官方网站

来源: 互联网 类别:ai互联网 2024年04月29日 07:04:15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6日讯(记者韩肖)4月25日—26日,2024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于北京举办。本届大会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st)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共同举办,大会以“新质生产力 促健康安全高水平”为主题,立足科技创新,汇聚全球智慧,以服务政府决策、回应行业关切为导向,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食品安全与健康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2024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方面介绍称,在中国科协和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学会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自2010年起连续15年召开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本次大会邀请国内外120余位知名专家,展开10个大会主旨报告,80余个专题发言,1场企业家高峰对话,4场学术研究热点、共识发布,以及2场内部研讨会。 

  产学研政聚力向前   共促健康安全高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在致辞中指出,中国食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依托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指导,同时也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出必要贡献。他强调,以生物制造为例,在本世纪末预计占全球制造业产出1/3以上,食品产业亟需提升生物工程智能设计与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全新功能食品及配料,构建以资源综合利用为特色的食品生物工程体系,以抢占全球生物制造科技制高点。另一方面,中国食品产业体量庞大,拥有诸多以中华悠久饮食文化为底蕴的传统食品产业,同时在新消费需求中,也不断涌现出植物基食品、预制菜等新兴产业。对此,既要利用现代科技促进传统食品产业的升级和提质增效,使其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同时又要拥抱新兴产业,使其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泉。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在致辞中表示,我国食品工业正处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食品科技和产业站在新的起点上。衷心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世界各国食品领域科技工作者积极倡导开放的科学精神与理念,以更加开放的举措推进食品科技交流与合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副司长梁钢表示,市场监管总局以“四个最严”为根本遵循,持续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严密防范全过程风险。有效识别食品安全风险,发挥好抽检监测“千里眼”作用。打造“你点我检”监管为民服务品牌,深化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区域合作,以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常态化开展预警交流,减少认知偏差。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宫国强表示,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守好食品安全底线的同时,着力提高营养健康高线。一是顺应食品安全监管和产业健康发展需要,持续打造更加严谨的标准体系。二是致力于构建监测精准高效、评估科学权威的食品安全监测评估体系。三是全面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四是深入贯彻落实“大食物观”和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形成食品产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副司长刁新育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加快升级,人民群众对营养健康的需求更加迫切,农产品消费也更加多样化、个性化,这对我国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下一步,农业农村部质量监管司将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持之以恒加强监管,不断推动农产品提档升级,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 

  中外专家高端对话  同筑食品安全与健康“长城” 

  当今全球食品供应面临巨大挑战,要同时满足充足的高质量食品供给和最低程度的环境危害,技术革新是关键。在大会报告环节,来自国内外的多位院士专家带来了前瞻性报告,聚焦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聚焦前沿技术。大会探讨以合成生物学、微流化学等前沿技术在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助力产业健康转型中的重要价值。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在大会报告中以跨界视角提出了“超限制造”的概念,展现了其广阔的应用场景。功能性油脂在功能性食品中处于重要地位,面对新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黄和在20年的持续研究中另辟蹊径,开展源头创新,不断思考如何从源头菌种实现智能产业化。 

  二是聚焦创新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教授在题为“婴配乳品新型核心配料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中指出,母乳是婴幼儿最天然、最理想的食物。随着新国标的出台,行业加速提质升级,功能乳蛋白、母乳低聚糖、母乳结构脂、婴配核心益生菌等在内的婴配新型核心配料,仍将机遇和挑战并存。 

  意大利食品技术学会主席塞巴斯蒂亚诺·波雷塔(sebastiano porretta)认为,新型食品是一个多维概念,需要满足消费者的期望或需求,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利用多因素组合和日常环境刺激研究相结合的联合分析法,了解消费者的选择规律和影响因素,分析产品的哪些因素会或者不会激发消费者兴趣,从而明确消费者对这些因素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差异如何聚集形成细分市场等消费者心理定势,对于新食品开发至关重要。 

  三是聚焦食品安全。如何以技术为基础,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专家们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与实践。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研究员在“加强食品安全技术支撑,助力新质生产力”的报告中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食品安全技术支撑的支持,需要以严谨的食品安全标准为引领,促进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推进“三新”食品产业化落地;需要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为食品安全创新保驾护航;需要加强全社会风险交流,促进消费者对新的食品、新的食品工业技术的科学认知和接受性。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安全与标准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陈颖研究员在“场景驱动下的食品快检技术研究与评价”的报告中表示,近年来,食品快检因快速、简便、高效、经济等特点,发展迅速,需求潜力巨大,研究报道和产品日益增多。但由于目前快检产品存在质量良莠不齐、应用场景针对性不强、质量评价规范缺少等突出问题,成为制约快检在食品安全执法应用的瓶颈。围绕食品安全监管一体化新需求,开展适用于多场景的食品安全快检产品研发、评价与应用,将更加有效发挥快检在食品安全监管中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现场执法技术保障水平。 

  四是聚焦互鉴合作。大会搭建了一个国内外专家深入交流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中外权威专家就如何有效管理食物浪费食品监管效能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候任主席、加拿大卫生部食品局前局长塞缪尔(samuel godefroy)在题为“合作模式在评估和提升食品管理体系性能中的必要性”的报告中指出,世界各地的食品监管机构正面临着日渐复杂的新问题和不断涌现的新挑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保护消费者,支持食品贸易中的公平原则。 

  埃及食品安全局理事会主席tareq el-houby在报告中指出,为维持人类生计而生产的食物中,有1/3被浪费且从未被食用,这对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不利后果。食物浪费与食物损失是不同的概念,亟需从政策、法规和技术等多层面强化对食物浪费的综合管理。 

  美国环境保护署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美国毒理学会执行委员会成员丹尼尔·威科夫(daniele wikoff)在“以科学证据诠释食品与健康的相关科学研究”的报告中分享道,科学证据对确保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是制定合理营养政策的基石。科学证据等级是一套评估研究结论可靠性和实用价值的标准体系,其目标是确保决策和实践来源于最可靠的科学依据。特别是在循证医学与公共卫生实践中,正确理解和运用科学证据等级,对于制定科学指南、优化治疗路径以及形成明智的公共政策,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加强科技界融合互通  发布热点研究与科学共识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共同发布“2023-2024年度全球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研究热点”,对打破学科壁垒,预测全球食品安全与健康领域学术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提供重要借鉴。 

  大会还进行了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授予仪式。今年3月,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面向全球公布了国际食品科学院(iafost)新增院士名单。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推荐的3位中国杰出科学家——孙宝国、郜海燕、陈历俊,经过国际食品科学院进行的多轮投票与评选成功当选。 

  同时,会上还发布了《食品真实性科学共识》《咖啡因的科学共识》《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cahmb)的科学共识》等3项共识。陈君石院士在解读《食品真实性科学共识》时表示,由于食品的非真实性问题危害极大,因此要提高全社会的认知,让食品真实性成为继食品安全、食品质量之后的第三大食品属性。他强调,解决食品真实性问题,科技之力不可缺少。 

  “企业家高峰对话”环节,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孟素荷共同主持下,来自伊利集团、荷兰皇家菲仕兰、艺康集团、iff、康师傅、雀巢、百事公司、蒙牛集团、乐斯福集团、安琪酵母等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代表围绕“新质生产力 促健康安全高水平”这一主题分享经验。 

  会议期间,学会还邀请相关部委、科研机构及企业的专家,围绕行业高度关注的rpet管理和hmos在婴配食品中应用等标准法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大会期间还将成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四届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二届科普工作委员会。

(责任编辑:李冬阳)






网站地图